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试题题库分校动态|图书教材面授课程网校课程| 砖题库职位表直播|微信联系我们

  • 在线客服咨询
  • 当前位置:阜阳人事考试网 > 备考资料 > 教师 >

    阅读模式

    2017安徽教师招聘面试技巧:《兰亭集序》教案

    2017-06-28 10:36阜阳教师招考网 来源:阜阳人事考试网

      阜阳教师招考网同步阜阳人事考试网提供以下教师招聘教师信息:2017安徽教师招聘面试技巧:《兰亭集序》教案,更多关于2017安徽教师招聘面试技巧:《兰亭集序》教案,教师招聘教师的内容,请关注阜阳教师招考网/阜阳教师招聘考试网

      阜阳华图教师招考网提供2017安徽教师招聘面试技巧:《兰亭集序》教案,请考生持续关注本站。欢迎加入2017阜阳教师考编群:128521841.

      2017安徽教师招聘面试技巧:《兰亭集序》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清思路,归纳、积累文言字词。

      2.理解作者在文中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认识其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提高阅读文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11的年央视春晚上,歌手周杰伦和大美女林志玲联袂演唱了方文山古文新歌《兰亭序》,其唯美绚丽的舞台设计,行云流水的舞蹈表演以及极富中国古典特色和韵味的歌词,令我们惊艳之余,沉醉不已。古文新唱尚有如此巨大的感染力,可见,时至今日,《兰亭序》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那么,《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由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作,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它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佳品,更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其文的精美绝伦。

      (二)整体感知

      1.昨天我已经请同学们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预习,我看到大部分同学已经结合导学案在文中做了标画,非常的不错。现在我就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成果如何。首先关于作者王羲之。大家一起来答。王羲之的字是?又称为?“书圣”“王右军”他尤其擅长?

      2.现在请3位同学分段朗读一下课文,其余的同学我们来做大众评审,过会儿给他们点评一下。读得都不错,但是其中出现了一些读音方面的小瑕疵,我们一起来落实一下相关字音。

      3.作为一篇文言文的学习,最基础的最重要的是对字词句的梳理。我这里有几句非常重要也是同学们难理解的句子,一起来解决一下。(学生回答)

      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①虽:虽然、尽管。②热闹、盛况。③曲水流觞:夏历的三月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并赋诗一首。是一边饮酒一边作诗,还有饮一杯酒作一首诗?前者更有悠闲雅致的气氛。全句:虽然没有丝竹管弦齐奏的音乐盛况,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优雅的情怀。)

      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①广大、繁茂是什么词性?形容词,我们看到的应该是物象,所以这句话翻译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它是倒装句,定语后置句。抬头仰望广大无边的天空,低首俯视兴盛繁茂的万物,②用来,表凭借。这样用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③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挑战最长的一句话:过去感到高兴的事顷刻间变成往事,对此不能不因此而触发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随着造化而定终有穷尽的一天。)

      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①本来②一、齐: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③彭殇:长寿、短命。我本来认为把生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虚妄的。)

      刚才我们给大家梳理了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希望通过这几个点可以帮助大家从面的角度更好地来理解、把握全文。

      4.现在我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理清思路,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文中作者的情感脉络是怎样变化的,也就是说从每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直抒胸臆的句子。

      明确:(很好找,直抒胸臆的句子,即直接表现喜怒哀乐的词眼,往往后面还会带有感叹语气的标点符号)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聚焦点的句子分别是哪一句?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足以尽享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死生是一件大事。”怎能不悲痛呢?)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后人看今天,也正如今人看过去,悲叹呀!)

      乐痛悲 好了,作者的情感是有一个起伏的变化过程。女同学们来读一下第一句话,用你们清澈甜美的嗓音读出快乐的味道。好,咱们男生们来读第二句,用你们深沉浑厚的嗓音读出生之悲痛。大家齐读最后一句。……大家都读得一级棒,那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大师心起波澜呢?我们来深入文本,感悟其情感的变化。

      (三)走入文本

      1.赏析第一段

      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第一段,思考:兰亭聚会,作者的“乐”在何处?表现在哪些方面?(哪些事物或景物引起了他的乐呢?)

      【学生:时节:暮春之初(阳春三月);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

      景色: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天气好,风景好,难道心情就一定会好吗?如果宋江带领梁山好汉跑到兰亭对王羲之说:“小王啊,我们一起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吧。”那样王羲之的心情还好吗?当然不好。所以人的心情好不好也决定于我们跟谁在一起。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众多的贤士在一起,他们在一起有着同样的志趣爱好,可谓是?志同道合,志同道合之乐。他们在一起干什么呀?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

      心理感受:仰观,俯察,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总结:在暮春之初、阳春三月的一天,天气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此乃良辰;景色如何呢?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飞花溅玉,此乃美景;把这清泉水引过来,贤士们三五成群坐在弯弯曲曲的水边,流觞曲水,畅叙幽情,或低头捋须或双眉紧缩,呼之欲出之中斟酌词句,以诗言志、以诗会友,当真是不亦乐乎!此乃乐事。处于这方天地之间,大家游目骋怀,尽享视听之娱,此乃赏心。至此,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俱全了,难怪作者会如此开心。我们虽然没有身临其境,那想想也是醉了。那么乐由何生?聚会之乐

      作者眼前的景,不是阳春三月、姹紫嫣红、浓墨重彩的油画,而是一副淡雅的?水墨画。所以他的乐,是气度从容的乐,而不是喜形于色的乐。“信可乐也!”的诵读情感把握(读出气度从容、气定神闲的乐)。

      齐读第一段,读出作者“气度从容的乐”来。让我们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一起感受诵读的快乐!

      2.赏析第二段

      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第一段宴会描写是如此欢快自在、酣畅淋漓。然而到了下文却乐极生痛、兴尽悲来。其实,这样一种情感结构模式我们并不陌生,比如我们学过的《赤壁赋》《滕王阁序》大底都是如此。对生命的慨叹是普天下文人共同的情怀。这一段当中的“痛”,究竟是痛心,痛惜,还是悲痛呢?先不忙作答,我们首先要看一看作者究竟是因何而痛?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要点。

      (同学小组代表交流发言)【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生命短暂、时光易逝,一抬头一低头,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这是痛,痛惜生命短暂。

      ②“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但是尽管每个人的爱好不同,静躁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当大家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到快乐自足,但一味的享受而忽视时间的存在,却没发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的迅捷,等你反应过来时,也许早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朽之人了。这也是痛,痛惜人生短暂、时光易逝。

      ③“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等到欢喜变成厌倦,人事变迁,物是人非,事物变化之快,人的欲望永不得满足,怎能不感慨万分。这还是痛,痛惜人事变迁。

      ④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的寿命的长短随造化而定,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我们无法把握自己生命的长度,痛惜终期难测。】

      生命与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终期难测,在如此短暂的生命里,当时的一些文人墨客,他们都在做什么呀?“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有的人性格比较内向,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比较宅,清心寡欲,整天在家谈玄悟道,无所事事,"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则游山玩水,玩世不恭,过着不拘形迹、自由放纵的生活。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那他们为什么不去社会上施展自己的人生抱负呢?

      社会背景:王羲之所处的两晋时代,朝代更替频繁,政治恐怖、社会极剧动荡,“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对生命常常有恐惧之感。因此,他们的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崇尚老庄(一种十分虚无的人生观),大谈玄理,思想虚无,不务实际,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

      所以,真正令王羲之感到痛的并不是生命与时光的易逝,也不是死亡的来临,而是人们在如此短暂的生命中虚掷了光阴,蹉跎了岁月,选错了人生的方向。我们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人,比如在大麻的烟雾缭绕中迷失方向的某些明星们。他们沉醉于一时的快乐与满足,最终功业无成。所以这一段的“痛”是为虚度人生之痛。

      那这一段的诵读,应该用怎样的一种音调和语气呢?低沉的、慨叹的,悲痛的。尤其是那句“岂不痛哉!”大家齐读!

      3.赏析第三段

      到了文章的第三段,作者的感情由“痛”转为?悲。请大家自由大声朗读这一段,找出能够表达作者生死观、人生观的句子。

      【学生回答“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所以作者说,把死和生,长寿和短命看成是一样的,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没有根据的。】

      我们刚才已经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当时的社会风气中,很多人就好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无所谓生死,十分的虚无、无所作为。是为“一死生”“齐彭殇”。通过这句话我们知道,作者对这种人生观持一种怎样的态度呢?显然是否定的。

      作者认为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大大夫就应当胸怀抱负,“兼济天下”,有所作为。因此,他把眼前所看与心中所想都记录了下来。并生发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学生翻译: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比如生命、青春、痛苦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作者在这里询问古今,叹息着前人的叹息,感慨着前人的感慨,发出千古以来共同的悲叹。是为千古同悲。

      文章虽已“悲”字做结,但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是对短暂生命的珍惜与热爱。王羲之虽然没有在文中直接给我们点出来这一点,但他究竟有没有积极地对抗这种生命的虚无?王羲之被尊称为?“书圣”!他的作品流传千古,他是天生如此的么?他肯定经历什么?刻苦的磨练。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时间久了,身上的衣服都划破了。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久了,整个池塘的水都染黑了。

      可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这种悲叹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而王羲之以他文采和书法上的卓越成就向我们证明了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方式,那就是?珍惜生命,抓住我们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正因为他珍惜生,所以他才直面死。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

      (四)拓展延伸

      纵然我们无法掌控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能把握?生命的过程、宽度,增加生命的厚度。我们可以活的如秋叶般静美,也可以活得如夏花般绚烂。正如尼采所说:“一个人的价值,也体现在对抗垂死与腐朽的生活模式中,以及建立生动和欢乐的新生活中所具有的才能和力量。”那么,年轻的你们不更应该珍惜时光,增加生命的厚度么?

      (五)小结作业:背诵全文

      四、板书

      以上是2017安徽教师招聘面试技巧:《兰亭集序》教案的全部内容,更多2020阜阳教师招聘教师信息请加教师招聘考试群教师招聘考试群,及关注阜阳教师招考网阜阳教师招聘考试网

    (编辑:阜阳华图)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